極寒天是最危險的時刻!
1、溫度驟降,引發猝死
首都體育學院運動生理專家閆守扶教授2015年表示,冬季是猝死的高發季節,因為冬季天氣驟冷、人體基礎狀況較低、血管彈性較差、血壓易于驟然升高、室內外溫差過大等,都極容易引發心源性猝死。
2、溫差較大,誘發心血管疾病
冬季,北方室內多有暖氣,如果過于溫度過高,造成室內外溫差過大,人們在進出時更易發生危險。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許之民表示,氣溫忽冷忽熱的刺激下,人體血管受到刺激收縮,血管阻力增大,導致心血管負擔加重,最容易誘發一些血管硬化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
為此,有必要再分享一些關于心腦血管疾病的醫學常識,希望大家能認真觀看、學習,平日里也要多多去了解相關的常識,多多關心自己的身體
(心梗公益短片)
3、空氣寒冷干燥,引發呼吸道疾病
天氣寒冷干燥,呼吸道疾病高發。2020年河南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趙麗敏表示,慢阻肺患者就診率明顯增加,尤以有長期吸煙史的老年男性為多見。
4、感冒高發,容易誘發心肌炎
氣溫偏低,很容易引起感冒,得了感冒不可掉以輕心。醫生提醒,低溫會使人免疫力下降,更易遭受病毒侵襲,引發心肌炎!
浙江省金華市中心醫院ICU二病區主任徐曉表示,引起感冒的許多病毒會引起心肌炎,這些病毒進入體內后,會激發人體免疫系統進行回應。但這種免疫是把“雙刃劍”,它在殺滅病毒的同時,也會因免疫變態反應及其免疫產物誤傷心肌細胞,從而引發心肌炎。
如果感冒只是鼻塞、流涕問題不大,一旦出現頭痛、胸悶、氣短、惡心、嘔吐、拉肚子等癥狀,就要趕緊就醫了。
5、天冷地滑,容易骨折
數九寒天,骨科疾病發病率呈高發趨勢,主要集中在骨折、扭傷、頸腰痛和關節病等。
冬季多地出現大雪天氣,即使沒有下雪的地方,天冷路面也容易結冰,對于老年人來說,有可能就是出門遛彎的功夫,就摔倒了,出現意外。
6、日照減少,容易抑郁
寒冷冬季也是抑郁癥高發的季節。冬季抑郁癥,又稱“季節性情緒失調癥”。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蔣世福指出,主要是因為人體生物鐘不能適應冬季晝短夜長、日照時間短的變化,導致生物節律紊亂和內分泌失調,造成情緒與精神狀態紊亂。
防寒保暖,牢記10招!
1、一個適宜溫度:18~25℃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劉健表示,家中最好備一個溫度計,將室溫維持在18℃以上,25℃以下。
未采取集中供暖的地區,在家里可以使用空調、電暖氣、電暖風等設備,并根據情況適當增加衣物、棉被等。
2、一頂保暖裝備:帽子
小寒大寒,滴水成冰,要注意頭部和腳部保暖。
在寒冷時,如果只是穿得很暖而不戴帽子,體熱會迅速從頭部散去。冬天在室外即使戴一頂很單薄的帽子,也有助于防寒。
3、一杯熱茶:生姜紅棗茶
俗話說:“冬有生姜,不怕風霜?!倍斐越?,正合適。中醫養生和民俗療法專家陳驚蟄表示,姜味辛辣,可在體內產生熱氣,祛除冬季寒氣,所以受凍的人可以喝姜湯來驅寒,預防感冒等。
吃姜要注意,一是冬季吃姜要去皮,二是不要在晚上吃姜。
生姜紅棗茶的做法:將生姜洗凈去皮,切片;紅棗洗凈,去核;將生姜、紅棗放入杯中,沖入開水,蓋上蓋燜10分鐘,放溫后就可以飲用了。
4、一碗暖粥:南瓜山藥粥
南瓜、山藥都是溫性食物,常喝能補益身體,抵御寒氣對人體的侵襲。而且,南瓜甘甜、山藥汁黏稠,加上米一起熬成粥,吃起來也非常香甜可口。
5、一種食物:大豆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李園園指出,天氣驟冷,免疫力容易下降。稍有不慎,感冒病菌就會趁機侵襲?!帮嬍撤健崩锏谝粋€強調的就是蛋白質的攝入。蛋白質是抗體的物質基礎,而抗體可以幫助人體與外界“異物”作斗爭,維持正常免疫力。
6、一個習慣:早睡晚起
養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早睡晚起,每天多睡一小時。
早睡可以養人體的陽氣,晚起可以養身體的陰氣,使身體內的陰陽平衡,滋養臟腑,增加身體的強壯程度。
7、一個驅寒習慣:花椒水泡腳
在冬季,身體虛弱的人容易手腳冰涼,更應該在睡前用熱水泡泡腳。而在洗腳水中加入花椒水,能更好地緩解手腳冰涼的癥狀。
抓一把花椒,放到適量水中煎一下,待藥效充分融入水中時倒入盆中先熏雙腳,等水溫能下腳時用來泡腳。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衛建立指出,花椒性辛溫,能除五臟六腑之寒,且能通血脈、調關節。還可在水里加上艾葉,祛寒效果更好。
泡腳過程中可不斷加入熱的花椒水,水以蓋過腳踝為好,泡上半小時,以全身微微冒汗為宜,因為出汗是祛寒最好的方法。
8、一個養生動作:曬太陽
常說“冬曬太陽,勝喝參湯”。曬太陽是很好的生陽方法,不僅可以驅走寒氣,還能預防骨質疏松,減少抑郁。曬太陽時,建議掌心張開朝向太陽,配合散步或深呼吸,時長控制在半小時到一小時。
9、一個暖身穴:陽池穴
西安市中醫院推拿科主任醫師安軍明指出,陽池,意味著囤聚太陽的熱量。陽池穴支配全身血液循環及荷爾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刺激這一穴位,可暢通血液循環,溫和身體。手腳發冷的女性,一般只要堅持刺激陽池穴,便可不為冬天手冷發愁。
圖片
10、一個戶外運動:慢走慢跑
冬季宜收,不適合做劇烈的活動,可適當做些舒緩的運動,如慢跑、登山、體操等。運動可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加強新陳代謝,改善神經末梢血液流通不足等癥狀,運動時以微汗為宜。